推動生死教育從來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止是孩子,其實「生命的終結」對於許多成年人來說同樣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到底父母應該如何跟孩子討論這個議題?我們請來香港保護兒童會兒童啟迪中心高級教育心理學家林穎姿博士為大家解答!
被問及家長應該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林博士表示這要視乎孩子的年齡段。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他們的理解和認知能力不足,「死亡」對他們而言是相當空泛的概念。家長在提及親友離世時,可以用「他已經不在了」、「離開了」來代替「死亡」等字眼,可以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有信仰的家庭也可以依自己的信仰來向孩子說明死亡後的去向。
建議父母自然地以開放的態度和孩子討論,如果家長特意隱瞞孩子,反而讓他們無所適從,使「死亡」彷彿變成禁忌的話題,讓孩子對於死亡產生負面想法。
從日常生活的事物引導孩子理解生命和死亡
生死教育不一定要在死亡發生以後,日常生活中亦有許多時機可以讓孩子理解死亡。林博士舉例,例如孩子看見枯萎的植物時,家長可以教導他們其實人與植物一樣,年紀大了、時間久了,終有一天會離開,這是必然發生的事情,或者與孩子翻看故人的相片,告訴他們這些人已經不在、離開了。試著從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的事物,引導他們慢慢理解死亡,以及認識生命的進程。
孩子應否出席親友的喪禮?
以往社會的傳統觀念一直認為孩子不應出席喪禮,免於承受過多痛苦,但林博士強調如何一起道別和紀念離去的親人也同樣重要,在思考孩子是否適合出席喪禮時,家長有幾點需要考慮。
首先,中式喪禮的儀式繁多,所需時間亦比較長,家長需要考慮孩子的接受程度。另外,喪禮上某些環節氣氛比較凝重,可能會令年齡尚小的孩子害怕,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來決定是否出席。
道別的形式不一定要透過喪禮
林博士表示道別的形式不一定要透過喪禮,我們也可以教導孩子透過獻花或寫卡片來紀念逝者,讓孩子有機會抒發心情,向逝者道別。
透過繪本認識生死教育
最後,林博士亦分享如果家長不知道如何開始生死教育,她認為繪本是不錯的媒介,繪本上的故事簡單易明,配上精美的插畫,讓孩子較容易接受。林博士也貼心地分享兩本她認為不錯的繪本,分別是「恐龍上天堂—了解與面對死亡的最佳指南」(作者:Laurie Krasny Brown)和「我好想你,媽媽」(作者:Robecca Cobb)。兩本繪本都講述身邊的人離世後,孩子可能面臨的景況和感受,家長可以和孩子們一起閱讀,藉由書中的故事引導孩子思索生命和死亡的概念,也可以教導孩子如何紀念已經離開的人。
今年適逢香港保護兒童會95週年誌慶,只要於「香港保護兒童會-HKSPC」Facebook 專頁上載親子合照,即有機會贏取豐富大獎,包括 Vive Cake Boutique 精品蛋糕禮券,以及超市現金券!詳情可
按此或到「香港保護兒童會-HKSPC」Facebook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