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 Jo 和先生育有一對子女,分別是9歲的長女和5歲的幼子。他們在2020年年底舉家移民到加拿大一個位於中部的城市(Regina)利載拿。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小朋友第一天上學便迅速融入當地的校園生活;而當地嚴寒的天氣也沒有想像中般難適應。
小朋友嚷「不想放學」
媽媽 Jo 的長女就讀小學Grade 4;幼子則上幼稚園。媽媽 Jo 慶幸他們很快便適應了新的學習環境。「女兒第一日放學已經跟我說上學好開心,個性慢熱的家姐也交到了朋友;弟弟更高呼不想放學!」
在語言方面,由於家姐在香港時就讀英文學校,家中又有聘請菲律賓姐姐,所以兩個小朋友都有良好的英語基礎,與當地人溝通完全沒有問題。
在學業方面,因為香港的數學課程比加拿大進深,所以家姐在這個科目獲得很大的滿足感;相比之下,加拿大的科學課程比較高階,小朋友需要多下點功夫。「我沒有刻意做什麼,就讓她在學校慢慢學習吧。」
初小沒有考試 有好也有壞
媽媽 Jo 認為香港的教育制度確實能有效灌輸小朋友各種知識,但教學方式過於著重操練,對小朋友的學習動機或有不良影響。
她對於加拿大的教育制度也是「有讚有彈」。「這裡的學生回家不用做功課,家姐對此表示高興。」媽媽 Jo 指,加拿大的學校在初小階段沒有功課和考試,真正實踐「求學不是求分數」,有效提升小朋友的學習興趣。不過父母要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度則較為困難。
完善校區規劃 7分鐘回到學校
有別於香港的「三三四學制」,加拿大的小學(Elementary School)是Grade 1 – 8;而中學則是Grade 9 – 12。當地教育委員會的校區規劃完善,選擇入讀公立學校的學童,是按照住址獲派附近學校的學位。「我們走7分鐘的路程就可以回到學校了!」
全科老師 每位同學的伯樂
跟香港「專科專教」不同,加拿大的小學老師大多數是全科老師,即是所有主科都由班主任任教。「同學跟班主任的關係更為密切,而老師亦更了解每位同學的強項和弱點。除了緊密的師生關係,全科老師更能加強學科之間的關連,令小朋友能夠把各科知識融匯貫通,例如英文科中的Literacy,同時也是社會研究(Social Studies)的課堂主題。」
各式各樣的精彩戶外活動
媽媽 Jo 一家在香港時,都沒有參與太多戶外活動,但移民到加拿大後,大部分活動都在戶外進行!「在夏天,我們會去不同公園遊玩、行山和到郊外欣賞大自然景色。冬天則會打雪仗、玩雪橇,還會去看北極光。放長假更會駕車到附近的省份旅行。」
說到冬天,媽媽 Jo 說加拿大的冷並不可怕。「這裡的人有句話:There is no bad weather,only bad clothing.」只要穿對衣服,零下四十度也不會覺得冷。
沒有四大長老和工人姐姐的日子
「在香港,我跟先生是雙職父母,照顧孩子的責任很多時候都落在四大長老和工人姐姐身上。」來到加拿大,照顧孩子變成了生活的主要部分。「與孩子的磨擦增多,但是與孩子的Quality Time無疑也增加了;能見證孩子每天的成長,實在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