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相處時,過多的「禁止」或「拒絕」容易造成親子間的距離感,甚至對於自信心的培養、日後身心發展影響甚鉅。文中提到了「別禁止孩子做7件事」,爸媽不妨多參考。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1:生氣、哭泣
與大人一樣,小孩也會有想發脾氣、哭泣的時候,尤其年紀越小的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越不足,爸媽應同理孩子情緒,進而幫助他們抒解,避免訓斥或責罵。
▲爸媽不應禁止孩子生氣、哭泣等負面情緒。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2:犯錯
孩子在成長過程要學習的事物很多,爸媽應給予更多耐心,引導、甚至從錯誤中學習,如此一來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受挫力。以考試成績為例,偶爾出錯不打緊,可陪同孩子找出原因、改善,迎來下回的好成績。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3:恐懼
孩子心中或多或少會有恐懼、害怕的事物,例如:害怕動物、害怕看見陌生人、害怕警報器的聲音等等。爸媽此時應做到包容,讓他們感受爸媽的理解與陪伴,同時避免嘗試「說服孩子」接受恐懼,甚至斥責或嘲笑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4:喧嘩、吵鬧
孩子只能擁有一次童年,爸媽應幫助他們創造美好回憶,這些充滿歡愉、喜悅、自信的童年印象皆有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當孩子想玩耍、大聲唱歌時,記得給予鼓勵,但若過於大聲而影響到他人時,爸媽可適度提醒,但別禁止孩子想玩樂的心。
▲爸媽可時適提醒孩子過於喧嘩、玩樂或吵鬧,但不應禁止。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5:對你問問題
孩子的腦袋天馬行空、對於周週事物皆感到好奇,例如:為什麼冬天太冷會吐出白煙、魚會吐泡泡等等,有些爸媽礙於忙碌或沒耐心,可能會要求小孩安靜,但這些回應恐致孩子內心傷害。建議做法是陪同孩子查詢書籍、網路或影片知識,一起找出答案,如此一來也可增加孩子學習的興趣。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6:說「不」
聽話的孩子總是得人疼,但太過順從的孩子,容易培養出沒主見、缺乏自信等人格特質,較理想的做法是接受孩子說「不」的權利。例如:當你要求孩子與同儕分享心愛玩具時,孩子可能擔心會被弄壞而拒絕,此時爸媽可詢問孩子原因、同理心情,並試著與孩子出其他「願意一起玩的玩具」,讓孩子在保護心愛物品的同時,能一併學習分享。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7:擁有秘密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會想擁有更多的隱私權,可能會想寫日記、與好友分享心事等等。若爸媽出自於擔心,想介入或執意要問出細節,恐破壞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感」;建議爸媽讓孩子在不傷害身心的情況下,讓他們保有私人空間,有助於建立親子間的信任感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