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安靜上課是聽話的好學生,但有正常說話能力,卻安靜到長期持續地不說話的孩子則可能患上屬於社交焦慮症的選擇性緘默症。患者動作緩慢、容易緊張,會冒汗、咬嘴唇、咬指甲和易哭,三至六歲學前階段是爆發期。馬上看曾是病患的言語治療師專訪!
需要說話時持續不開口
鄭穎賢(Wincy)是註冊言語治療師,也是註冊教師、歷奇及戲劇導師,跟別人溝通是日常工作,如果她不告訴你,很難猜到她小時候曾經不愛開口。
Wincy 童年照
「我幼稚園階段是會講話的,但上了小學就完全不說話。小一拿了一個操行獎,獲獎原因是我不說話。」她無奈地笑起來。
這位剛升上小學的孩子覺得不發問、不要跟鄰座同學傾談就是好學生,再加上害怕老師問問題時會答錯,Wincy 愈來愈沉默。整個小學階段,她幾乎都是閉著嘴巴度過,多年後讀教育才知道自己原來患上了一種大眾甚少聽聞的「選擇性緘默症」。「如果在接觸新環境的第二個月開始計算,有一整個月在特定場合需要說話時持續地不說話,就符合美國精神疾病手冊患上『選擇性緘默症』的定義。」
Wincy 童年照
以為自己說了 其實沒有發聲
Wincy 說很多時患者並不是不想說話,而是不知為什麼說不出話,她也有類似的經驗。「某次上普通話課老師叫我的名字,我聽不明白所以沒有馬上回應,被老師責備後感到尷尬。之後老師再問我問題,我懂得答案,馬上回答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自己並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Wincy 童年照
選擇性緘默症患者通常兩三歲至六歲的學前階段爆發最多,分離焦慮有可能是前期誘發點。「如果孩子上學前未作好心理準備,他們或會覺得父母把他丟到陌生的地方,令他的安全感降低,上學時會哭得很厲害。」不少病患父母比較忙,家傭和孩子關係很密切,照顧小朋友數年後回鄉,一個孩子很依賴,帶給他很大的安全感的人離開了,也有機會爆發焦慮症。」
幼兒離開熟悉環境 安全感會下降
居住環境的改變對於不少幼兒來說是一件大事,Wincy 指自己當年升小學前剛好要搬家,而近年她接觸的病患不少也有相同經歷。「離開熟悉的環境搬到陌生的地方時,孩子的內心會出現動盪和焦慮,安全感會下降。」當孩子感到焦慮不安,他們或會冒汗、面紅、咬嘴唇、咬指甲、揉搓雙手和大腿,或者頸項梗了。當緊張狀態長期得不到舒解,說話或社交發展會漸漸受影響,成為選擇性緘默症的患者。
如果孩子不幸患上這病症,治療的方案是怎樣的?Wincy 形容治療過程如同「打機」。「要先了解患者的情況,並鎖定終極的治療目標一步一步過關。例如治療目標是解決他在學校不說話的問題,但他在日常生活中連跟住宅大廈保安打個招呼都感到吃力,我們不可以期望他一下子跟其他人暢所欲言。」
家族有成員容易焦慮 兒童患上機會增
Wincy 說,在類似的情況下會先鼓勵患者嘗試以揮手代替說話。「雖然只是個小舉動,但他做了一些事來回應當下情況,不會把緊張和尷尬鬰在心裡,有助舒緩壓力。過了十天八天,當他感到揮手很自在,就會挑戰他開口說 Hi - 要知道發聲是一種突破,說 Hi 的好處是講了就可以離開,沒有進一步互動的壓力。」當他也可以做到,就會挑戰他走進社區,例如到麵包店或超市光顧,以相同的方法接觸其他人。
Wincy 童年照
沒有父母想見到孩子患病,怎樣更早發現或預防?Wincy 即分享近年接觸病患和其家人的情況。「病患除了不說話,活動時速度也很慢,因為他們不想別人察覺他們的存在,但我發覺不少患者的父母也有類似的特質。」她指出此病症是有遺傳因素,如果家族有成員容易出現焦慮,小朋友就有較大機會患上。
除了注意家族病史,父母也要留意孩子在一兩歲時有沒有高敏特質。「例如對聲音很敏感,不讓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離開去洗手間、消失於他眼前,這類孩子較高危。他們對聲音和環境敏感度高,會對身邊的訊息過份解讀,容易觸發焦慮不安的情緒。」Wincy 建議寶寶有這種情況,每天抱他五至十分鐘,鞏固親子之間內心的連繫有助增強孩子的安全感,減低焦慮及患上選擇性緘默症的機會。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