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上學都愁眉苦臉,回家後三催四請仍不願做功課;原本不錯的學業成績急劇下跌……不少家長面對子女在新學期出現的「變化」,感到一籌莫展,而且愈是關注子女,他們就愈「懶散」。為何原本快快樂樂上學去的孩子,會對學習缺乏興趣?這可能與「學習倦怠」(Academic Burnout)有關。
了解「倦怠」
「學習倦怠」的概念源自「工作倦怠」。「工作倦怠」(Burnout)最早由美國精神科醫生Herbert J. Freudenberger在1974年所提出。其後,美國社會心理學家Christina Maslach與其研究夥伴提出,「倦怠」的三大要素——耗竭(Exhaustion)、憤世嫉俗(Cynicism)與專業效能下降(Inefficacy / Reduced Professional Efficacy)。「耗竭」是指人被工作的要求和壓力吞沒,在心理上感覺筋疲力盡,令人刻意對工作保持冷漠或負面態度(即是「憤世嫉俗」)。他們會自認無法勝任工作,則導致「專業效能下降」。「工作倦怠」的概念亦延伸至其他非職業範疇,例如「學習倦怠」。
「倦怠」來自壓力
現時,導致學童出現「學習倦怠」的元兇主要是壓力。而他們承受的壓力來自多方面:
1. 學業壓力
隨著年級的提升,學童面對更多的學科學習、功課、測驗、考試,還有補習、才藝學習等。而為了付應這些,他們被迫付出更多個人時間,導致減壓活動時間減少;壓力無法紓緩的情況下,令他們對學習產生焦慮及逃避心理。
2. 能力的困擾
升上更高的年級,課業內容難深,部分學童能力不逮,或學習方法不當,接二連三地遭遇挫敗,令他們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另一方面,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童亦會出現「學習倦怠」。他們無法容忍學習上出現瑕疵和錯誤,會以分數或成就達成與否,來衡量自身價值,當目標無法達成時,他們感到苦惱,身心俱疲。
3. 家長的期望
望子成龍的家長經常強調,希望子女日後能考上名牌大學;或者希望能像自己一樣成為專業人士;又或者強調考不上好大學,便如何如何等。這種「心理控制」——就是指具權威的個體(如家長或老師)過度在意本身情緒、心理需求、個人權威,經常使用引發罪惡感、收回關愛等操控型互動方式,希望藉此影響子女或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此舉會令學童在無法達到家長期望時,感到自責,久而久之,會逃避甚至厭惡學習。
4. 與他人比較
家長拿子女與他人子女作比較,會令學童感到慚愧、自責,若一直無法在成績上有突破,無法獲得家長的認同,他們會更加退縮。另一方面,能力較強的學童自己亦會拿他人來作比較,覺得技不如人,便會產生失落感。若長期無法「取勝」,便會開始對學習採取放棄態度。
適度的引導
若家長發覺子女出現「學習倦怠」,不想上學、不做功課、成績一落千丈等,不妨停一停、想一想,孩子壓力太大,無法紓解。家長可每日抽10至15分鐘,與孩子談談學習遇到的難題,了解他們的壓力來源,再對症下藥,例如適量減少補習,在假期盡量讓子女去玩樂;若子女能力不足,提供適量的協助;引導完美主義心態的子女,如何面對挫敗等。家長自己亦要改變心態,欣賞子女能做到的、做得好的,不再比較。改變由家長開始,相信會有助紓緩子女的壓力,讓他們重新愛上學習。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