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社會傾向「少子化」,父母和「四大長老」圍着一個孩子團團轉,自然會把小朋友的衣食住行看成「重中之重」——因此出現「有一種冷,叫做爺爺嫲嫲覺得你冷」……現在更有一項外國研究發現「有一種痛,叫做父母覺得你很痛」。
受父母焦慮影響
今年2月,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公布了一項「父母焦慮對幼兒術後疼痛記憶影響」的研究(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anxiety on the post-surgical pain memories of young children)。研究發現,父母在子女接受手術前後,表現出過分焦慮的態度,會對孩子疼痛的記憶產生長遠影響。
該大學心理學副教授Melanie Noel博士和研究團隊的人員,跟踪研究了78名年齡介乎5到7歲、接受扁桃體切除術的兒童;並且追蹤了每名兒童的父或母對子女的態度。
父母們在手術前要先匯報他們的焦慮水平,以及子女在接受手術時的焦慮水平。然後,研究人員在小朋友出院後3天,記錄其手術後的疼痛強度,以及相關的恐懼感。至手術後1個月,小朋友再次接受隨訪,回憶其疼痛相關強度和恐懼。
爸媽覺得你「很痛」
Noel博士表示,結果顯示,父母們在子女接受手術前所顯示的焦慮,影響到子女對手術的感覺,令他們潛意識認為那是不好的、傷痛的。而父母在手術後與孩子交談的方式,也會影響到他們對痛感的記憶。
特別是那些在子女面前,經常使用「傷害」、「刺痛」和「哎呀」等誇張詞語的父母,他們會極之關心子女是否會很痛,反而讓孩子們覺得手術是災難性的,深刻記住了相關的疼痛。這些兒童本來在出院3天後,評定疼痛只是「10分中的2分」,但在1個月後,他們認為疼痛升級至「6分」。事實上,病情更為嚴重的受訪兒童,也沒有覺得「真的那麼痛」。
影響或維持至成年
Noel博士直言,父母對子女的手術及術後康復感到焦慮,誇張和扭曲了子女有關疼痛的記憶,令他們「覺得」孩子會很痛,心理上強化了痛感的影響,這樣會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問題。
例如:「牢記疼痛」的孩子,下次去醫院就醫時,那種恐懼就會在內心湧現,對醫院、醫護人員不期然產生抗拒,甚至不肯就醫,而這種影響可能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就像幼兒打針或看牙醫時,父母或旁人誇張的表現強化了他本身的焦慮,那種痛感的記憶就會十分深刻,導致他們成年後仍極度害怕打針或看牙醫等;嚴重者會因此形成「求醫恐懼症」。
後記
Melanie Noel博士表示,幾乎所有恐懼症的源頭都來自童年回憶,她建議家長避免以個人情緒,影響子女對事物的觀感。即使面對不同程度的醫療程序,父母都應該以開放式問題,引開子女對相關程序的注意力,並以積極的態度談論這些醫療程序,強化其積極結果,對子女的心理成長有正面作用。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