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是寶寶成長重要的一環,如果寶寶聽力受損,無法聽到外界的聲音,將連帶影響其他方面的成長,在出生第一個月,就該為新生兒做聽力檢查。
新生兒聽力檢查的重要性
先天性聽障被歸類於嬰兒的常見疾病,在歐美國家,多數醫院已將新生兒聽力檢查列入例行性檢查項目,根據台灣衛福部的研究顯示,每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1~2個檢查出「先天性雙耳重度聽力損失」,研究數據不包含先天性疾病、早產或藥物影響的情況。
剛出生的嬰兒,耳蝸雖已發育完整,但大腦聽覺及語言的中樞神經,需要受到外界的刺激,才能健全發展,出生至6個月是聽覺神經成長的關鍵期,若沒有良好發展,神經細胞會轉做其他的功能,再恢復應有功能相對困難。
寶寶最好在出生第一個月,檢查聽力是否正常,一旦發現聽力受損,及時接受聽能復健的治療,有助於語言及身心各方面的正常發展,許多聽障兒沒有在出生一個月內檢查,直到2~3歲,無法正常說話時,才發現聽力受損了,錯過了矯正的時機,造成永久性中樞聽覺發展異常。
新生兒聽力檢查
寶寶出生一天後,就可以做非侵入性的聽力檢查,檢查方式不會接觸到寶寶的血液或身體組織,寶寶不會受傷或感到疼痛。
新生兒聽力檢查的儀器,使用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儀(aABR),讓寶寶戴上耳機,將3個感應貼片貼在寶寶的皮膚上,每片感應貼片連結到儀器,經由耳機傳出滴答的聲音,接收寶寶對聲音的聽覺波反應,約2∼10分鐘即可完成。
儀器只能偵測某些特定頻率,無法偵測高低頻的聽力數值,通過檢查也不代表聽覺系統完全發展正常,有些聽力障礙是後天病變所引起,例如:中兒炎、腦膜炎或寶寶吃了藥效較強的抗生素。
若第一次聽力檢查沒有通過,寶寶滿月前需要再做一次檢查,確認寶寶是否聽力真的受損;若寶寶通過第一次聽力檢查,表示現階段的聽力正常,不代表未來不會有聽力方面的問題,必須持續觀察寶寶的日常生活,確認各階段的聽力發展是否正常。
0~2歲寶寶的居家聽力觀察重點
平常就要留意寶寶對聲音的反應,有無任何不尋常的舉止,發現任何異常的情況,要馬上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現提供以下評量表供參考。
簡易居家聽力語言行為發展評量表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