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瑞症是學齡前兒童的病症,最早 2 歲就可能出現,不自主的身體抽動,忽然發出聲音的行為,不只影響生活、學習及社交,也讓家長苦惱如何實施適當的教育方式。
了解妥瑞症
1885年,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由法國醫生喬治·吉爾斯·妥瑞(Georges Gilles de La Tourette)所定義,又稱妥瑞氏症、抽動症、托雷氏症、杜雷氏症,屬於兒童的神經內科疾病。
最主要的症狀是抽動,包含聲語型和動作型的抽動綜合症(Tics),患者出現反反覆覆不自主動作或是發出聲音,發病成因無法完全確定,可能和大腦多巴胺分泌不平衡有關,導致動作和感覺出了問題。
妥瑞症占全球人口的 0.52%,常發生於 2~15 歲兒童,比例上男多於女,到了青春期,有 1/3 的妥瑞兒會自然痊癒,1/3 的妥瑞兒症狀會稍微減緩,1/3 的妥瑞兒症狀會持續到成年,著名人士如:美國職棒運動員 Jim Eisenreich、美國足球運動員 Tim Howard。
妥瑞症的抽動症狀
抽動綜合症多元且因人而異,患者會隨外在環境或精神壓力而改變,大多為非單一的症狀,常伴隨強迫症、穢語症、注意力缺失與過動症,有四種常見的抽動症狀:
簡單動作型抽動:身體特定部位抽動,例如抖肩膀、甩頭、眨眼等短暫或無意義的動作。
複雜動作型抽動:一連串強迫性抽動行為,例如觸碰、敲打、長時間撥弄手指關節或緩慢且看似有目的的動作。
簡單聲語型抽動:發出快速但沒有意義的聲音,例如清喉嚨、尖叫聲、咳嗽聲、動物叫聲。
複雜聲語型抽動:發出較有意義的詞彙或多樣化的音節、重複他人話語或穢語症(髒話、不恰當的攻擊性字眼)。
妥瑞症常被誤診為氣喘、眼睛過敏或呼吸道綜合症,若兒童出現一種或多種抽動症狀,斷斷續續超過一年,嚴重影響社交生活,需要諮詢醫生的專業診斷。
妥瑞症的治療方式
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及行為治療。
常用的藥物包含安立復(Ablify)或思必妥(Rispersal),使用上有不同效果及副作用,常見的藥物副作用有嗜睡、動作遲緩及注意力降低;行為治療方面,可以藉由專業心理師的協助,進行認知訓練和對抗反應訓練,讓患者察覺並自我管理抽動綜合症。
最好的治療方式莫過於接納妥瑞兒,不要給他太大的壓力,也不制止其怪異行為,因為壓力及制止會讓症狀更嚴重,醫學研究指出,正念減壓(MBSR)課程 *註1,也可以減緩症狀。
大部分的妥瑞兒到了青春期之後,症狀會逐漸緩解,但因為學齡前的抽動症狀,影響社交及學業,需要家長、老師及同儕給予鼓勵和支持,陪伴他們一起度過。
資訊參考來源: 奇美醫訊、中國醫藥大學醫訊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