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年代大家在做什麼?上課上興趣班還有什麼?十七歲就替香港政府捉蛇的李詠豪擁有一個跟他年齡不相配的稱號「蛇王李」。他幾歲大就開始進行生態研究,還是小學生就發現香港一種外來青蛙物種「溫室蟾」,蛇王李小時不愛讀書,從來不帶課本回家,中學年代卻與青蛙研究專家劉惠寧博士一同發表關於這物種的學術論文。現在就來了解蛇王如何奮鬥追夢成功!
難忘目睹蝌蚪變態
都說蛇王李李詠豪 (Ken)小時沒書緣,從來不帶課本回家,然而他對研究小動物的興趣卻始於書本。「幼稚園年代開始,會在圖書館找關於小動物的圖書來看,有一些書本講到生命的起源都是來自水中。後來我有機會養蝌蚪,可以在幾個星期內見到整個變態周期,過程十分難忘。」
小學發現南美洲青蛙物種
李詠豪對生態愈來愈感興趣,這位小學生經常在上課前和下課後跑到離家不遠的山上找這找哪。某天竟然讓他發現了一種香港沒有紀錄的青蛙品種。這件事一直放在心上,幾年後,他終於鼓起勇氣,發了一個電郵給香港一位青蛙研究學者劉惠寧博士。二人相約研究,他始知道那是原於南美洲的外來品種「溫室蟾」。他更有機會和博士一起撰寫和發表關於溫室蟾的論文。
李詠豪與劉惠寧博士合攝 (左) ;右圖攝於嘉道理農場,當時正在照顧受傷的貓頭鸚。
拯救動物確定職志
當時李詠豪是一個半工讀的中學生,他覺得自己沒有機會考進大學,乾脆早點開始工作尋找合適的職業,而這次經驗讓他確定自己的職志。「我有機會獲聘成為嘉道理農場的動物飼養員,參與動物和野鳥拯救工作,規劃如何讓康復的動物重返大自然。這項工作令我更加確定自己在生態範疇的一團火。」
為進修克服「超級」困難
單單有火不足夠,李詠豪很清楚知道進修之路免不了,於是他決定到台灣讀大學。「因為中學幾乎沒有接觸理科科目,為了成功考獲入讀大學的資格,我請朋友的弟妹把中學理科課本寄給我。」他回憶從零開始惡補的那八個月,形容為「超級」困難,而即使後來成功考進大學主修生物及生態多樣性,第一年同樣礁頭爛額。不過,他還是想方設法熬過去,還有好幾次得到獎學金。
回港後除了成為政府特約捉蛇專家,他也在大學擔任研究助理及生態調查員,做到小時候想做的工作。回顧追夢的過程,李詠豪談及小時候一家人出外郊遊,爸爸帶他觀察小動物的生活小片段。「這是我後來規劃生涯的起點,我覺得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夢想,為他們提供發展的機會。」
李詠豪既是捉蛇專家和生態調查員,同時成立公司接一些與生態有關的項目,例如為港台製作生態片,主持《大自然逐樣講》及《大自然大不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