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個月的寶寶開始學爬行,而爬行的好處說不完,除了可強化寶寶下半身的肌肉、手眼協調能力及建立空間感外,透過爬行還可以活化大腦,讓寶寶愈爬愈聰明,本篇將介紹五種適合寶寶的爬行遊戲,可幫助寶寶的動作發展更靈活。
爬行需要具備的能力
爬行是寶寶成長的重要里程碑,代表寶寶的粗動作發展要到一定的程度,比如:脖子能夠挺直、手腳有力氣撐起軀幹、能夠獨自坐穩不搖晃以及手眼協調能力成熟,同時,寶寶還需要整合空間感及觸覺能力,才能在爬行的時候,控制身體的方向,移動到想要去的地方。
缺少爬行的現代寶寶
爬行對寶寶的好處很多,除了可以訓練身體的粗動作發展及統合感知能力之外,還可以加強肩膀、髖關節以及下半身的肌肉的發育,如果寶寶爬行沒多久就學會站起來,此時雙腳的骨骼可能無法承受身體的重量,易造成負荷過重而變形。另外,有些媽媽擔心地上髒,或者太寵愛孩子,常抱著寶寶,都會讓寶寶錯失爬行的機會。
五種適合寶寶的爬行遊戲
大約 7 個月到 9 個月間,寶寶就開始練習爬行了,有些寶寶爬行的時間很短,就學會站立,建議可以跟寶寶玩爬行的遊戲,拉長爬的時間,如此有助下半身肌肉的發展及建立空間感,另外爬行還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強化頸部肌肉及身體骨骼的發展,讓寶寶練習平衡及促進視覺能力。在練習爬行之前,應確認寶寶是否能夠撐起頭部及身體,再開始練習;練習爬行時,要注意環境的安全,並陪同寶寶一起練習。
1. 玩具引誘法
拿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到孩子的眼前,一開始先放到距離雙手不遠的地方,讓寶寶練習短距離的爬行,等寶寶爬行的能力熟練之後,再把玩具放到遠一點的地方,為了拿到玩具,寶寶會努力的往前爬。當寶寶拿到的時候,記得大方的讚美他,鼓勵寶寶繼續練習。
2. 大人輔助法
爬行需要手部的力氣,將肚子跟膝蓋撐起來,如果寶寶的力氣還不夠,無法從趴著的姿勢,立起來變成爬行的姿勢,這時候可以用手托住寶寶的肚子,讓他學著撐起來,等寶寶穩定之後,再放手讓他自行練習。
3. 你追我跑
寶寶大多喜歡彩色豐富的發聲玩具,可以選擇帶有聲光效果的玩具,比如:會滾的彩色球,將玩具放在空曠的地上,讓寶寶因為好奇而跟在後面爬行,當寶寶快要抓到時,媽媽可以再鼓勵寶寶:快抓到了,加油!
4. 爬行過山洞
當寶寶會爬行後,可以選中型或大型的紙箱,剪開上下的開口,將紙箱固定在安全的位置,在紙箱裡面貼上寶寶喜歡的卡通圖案,或者在洞口的另一頭,放上寶寶喜歡的玩具,鼓勵寶寶爬過去拿玩具,媽媽也可以示範穿過紙箱的動作,讓寶寶跟在後面爬行。
5. 爬過小山丘
等寶寶熟練爬行的動作,可以增加點難度及樂趣。譬如可以在地板上舖上地墊,將1到2個枕頭疊起來,用被子蓋在枕頭上,變成一座小山丘,高度不要太高,讓寶寶可以爬得過去,媽媽可以跟寶寶說:「我們來爬山吧!」當寶寶爬上去的時候,可以適時扶住他的手,讓他可以順利爬過去,練習時注意安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