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步車又稱螃蟹車 (baby walker),目的是輔助寶寶行走,坊間關於使用學步車的疑慮很多,使用學步車真的不好嗎?常見問題有哪些呢?
1. 坐學步車容易發生危險
學步車是附有輪子的滑行工具,在空間狹小的地方,如果有放置危險物品,寶寶移動的時候容易撞到而受傷;手腳還不靈活的寶寶,無法完全控制學步車,很容易被夾傷、翻車或從樓梯摔下。因此在寶寶9個月大之前,因為身體還沒發育完全,建議不要使用學步車。
2. 坐學步車容易有O型腿
理論上來說,一歲前的寶寶都是O型腿,開始走路之後,才會慢慢變成X型腿,到了三歲左右,腿才會變得筆直,如果寶寶還沒有辦法扶著物品站立,就使用學步車,腳的骨骼關節無法支撐體重,壓力過大雙腳容易彎曲,變成病理性O型腿,嚴重時還需要尋求醫生的治療!
3. 坐學步車會造成扁平足
寶寶的腳底與大人不同,大人的腳底呈現圓弧狀的足弓,用來減緩行走時的反作用力,寶寶的腳底在三歲前都是貼在地面上,呈現扁平的狀態。寶寶經由站立到行走的過程,腳底接受刺激長出肌肉後,才會慢慢形成足弓。如果太早使用學步車,寶寶的腳底肌肉發展不完全,容易造成肌肉拉傷,腳底無法發展彈性,會增加扁平足的機率。
4. 坐學步車就不會走路
寶寶坐學步車時,身體受限於學步車的範圍,無法自由的變化姿勢,隨意地躺下或坐著,只能將腳蹬一下,短距離的用滑行的方式前進,雙腳無法流暢的交替使用,無法從移動中學到正確的走路的方式。
5. 坐學步車容易踮腳
踮腳走路不易維持平衡,容易造成跌倒的現象,如果沒有依照寶寶的身高調整學步車的高度,當寶寶想站起來的時候,由於身高不夠,只能踮起腳尖走路,久而久之,容易養成不良的走路習慣。
6. 坐學步車減少爬行機會
爬行時,寶寶一隻手會撐住身體,另一隻手往前,上肢需要交替出力,身體需要良好的協調才能完成動作。有些不愛爬行的寶寶,使用學步車就乾脆不爬了,手也會變得沒有力氣,影響身體的發展。
學走路是人類成長的自然過程,身體的協調發展好了,寶寶才可以從爬到站,慢慢學會走路。學步車是現代人方便的工具,必須認知學步車只是輔助性質,寶寶還是要自己學會走路,若要使用學步車,以下是幾點建議:
1. 大約9個月,寶寶開始會爬行之後,腳能夠撐住自己的時候才使用。
2. 使用學步車的時間,每次不超過10分鐘,每天不超過2小時。
3. 選擇安全的環境使用學步車,行走的動線不要放置雜物,以免受傷。
4. 爸媽要陪伴寶寶一起練習,不要距離太遠,避免突發狀況來不及反應。
5. 檢查寶寶雙腳是否可以踏到地面,學步車的坐墊是否太高或太低。
資料來源:
學步車,該不該給寶寶坐?9大疑問一次破解|Mombaby
[阿鎧老師]學步車(螃蟹車)沒有錯!錯在大人太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