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Gates女兒是史丹佛大學高材生、馬術競賽冠軍,或許我們可以從Bill Gates父母傳承他的教養方式,以及Bill與前妻Melinda French Gates教育3位孩子的準則,找到如何引導孩子追尋自己的人生目標,成為優秀的社會菁英。
Bill Gates 沒有完成在哈佛的學業,其實是不符合一般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而他做出的這項決定取決自雙親給他放膽一搏的勇氣,為自己搭建舞台、盡情展現能力的機會,而他的父母又是採用哪些獨特的教養方針而值得其他父母學習的呢?
Bill Gates 的父親過去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曾說,Bill Gates 從小就展現出獨立的一面,在 13 歲時他經常在課後到離家不遠的華盛頓大學使用免費電腦,一頭栽進程式的世界。
不過他們也曾經為 Bill Gates 的言行頭痛過,並送他去做過諮詢,諮詢師說服了正值叛逆的 Bill Gates 在未能證明自己前,一昧地頂嘴、反對這對父母並不公平,同時,也建議父母多給孩子空間與信任,過多的干涉對 Bill Gates 只是浪費時間。到了 14 歲情況開始好轉,Bill Gates 感受到父母更多的支持,讓他能更專注於想進行的電腦程式研究。
Bill Gates父母曾表示過,他們對孩子的期待與一般父母無異,就是希望孩子能完成大學學業,因此,當孩子提到想要休學時,對他們而言的確是個艱難的決定,不過,他們也清楚Bill Gates對於實踐自己目標有清楚的想法,也了解即使父母反對也阻止不了他的決心,於是轉念支持孩子的決定,而後,Bill Gates確實也證明了他的決定是正確的。
Bill Gates擅長許多事情,但他的父母也曾逼他做不擅長的事情,像是游泳、足球等,甚至是音樂。強迫孩子做他們不擅長的事情,乍聽之下不太合理,因為身為父母通常會維護孩子的自尊心,但是Bill Gates的父母卻逆向思考,認為嘗試新事物能培養兒子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相信才能可以經過鍛鍊,失敗與挫折只是人生經歷,即便是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成功的概念),並從中了解失敗的重要。
Bill Gates父母熱衷於慈善與社區群體活動,並帶孩子參與其中,他的母親堅信《路加福音》裡一段章節提到的「你被給予得愈多,加諸在你身上的期望也就愈高(From those to whom much is given, much is expected)」,意即能力越多者、責任越重,當自己有餘力也不能忘記對他人慷慨解囊。這觀念深深影響Bill Gates日後投入慈善事業與教養孩子的方式。
而 Bill Gates 和前妻 Melinda 在養育3名子女時,不僅融入上一代給他的影響,並與前妻遵循一套源於 1970 年代的育兒模式-「愛與邏輯(Love and Logic)」,核心思想為減少對孩子訓斥、吼罵,並收起父母自身的情緒以耐心育兒,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與鼓勵孩子的天性,培養出有自信、富好奇心、具有問題解決能力的孩子。此外,他們還給孩子訂了幾項生活規範。
儘管 Bill Gates 是全球十大富豪,但他們仍和三名子女分擔家務,據悉每晚餐後一起洗碗是家中傳統。Melinda French Gates 認為,當初提出這項想法,是為了強調這種「無償」的家務,不應該理所當然地落在女性身上,她相信透過共同為家庭付出的活動,能夠凝聚家人的向心力。
即便Bill Gates是科技翹楚,也是會嚴格管控孩子使用科技用品。Bill Gates和前妻不僅限制孩子 14 歲後才能使用手機,也禁止孩子在餐桌上使用手機,此舉是為了讓大家更專注在家庭時間,並能減少孩子看手機的時間,確保孩子在該就寢的時間入睡。
這一點是從Bill Gates父母身上學習來的,Bill Gates組成自己的家庭後,也相當重視上教會、參與教會活動,他認為孩子可以從父母身上學習,就如同他自己一樣;當自己有能力時,更樂於投入改善世上不平等的環境,對他人友善。
Bill Gates曾對外宣稱,三名子女每人只能從他千億資產中,各獲得1,000萬美元的財產,並認為這筆錢的金額能支持孩子去實踐夢想,但又不會多到讓孩子無所事事、不事生產。而餘下的財產,大部分仍為他與前妻成立的慈善基金會所用。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