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歲的幼兒看到喜歡的東西,便直接拿來玩。那是因為他們分不清甚麼是自己的、甚麼是他人的,這種並不屬於偷竊行為。但發生在學齡至青春期的順手牽羊,則多數是有意識的偷竊。為何孩子在物質生活充裕的情況下仍去偷東西?家長要如何教育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兒童偷東西的背後動機。
偷竊行為的動機
偷竊行為,除了極少數是天性使然外,大部分是後天養成的,這跟說謊的產生很相近。有心理學家指出,偷竊是人類想解決內在需求的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它亦是一個人類成長的過程——大多數的成年人追溯童年,或多或少都會有一段偷東西的歷程。面對兒童的偷竊行為,家長若能及早處理並處理得宜,偷竊行為是可避免的;反之,則會助長子女的不良行為,令事態愈加嚴重。
原因1:缺乏物權概念
正如上文指出,2-3歲幼兒常常會拿走別人的東西,這是因為他們仍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成長期。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只要見到他曾經擁有過的東西或喜歡的東西,就會覺得是「我的」,要據為已有。他們沒有物品所有權的概念,不會先問後取,見到別人的東西就「拿來玩玩」,像玩自己的玩具一樣,結果就成了「偷竊」。
原因2:難抵物質誘惑
孩子年齡漸長,需求大增。有時他們看到喜歡的東西,但父母禁止購買;有時同學之間的比較,令他也想擁有對方的物品;而當其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便開始自己想辦法解決。偷竊能立即滿足需求,毋須被要求交換條件,更不必與家長討價還價,於是,孩子便以偷竊滿足自己。
原因3:僥倖心與刺激感
在別人眼皮底下佔到便宜的刺激感和僥倖心態,令兒童躍躍欲試——認為只是偷拿一個,不會被發現。若第一二次的「嘗試」成功,孩子便會不斷去冒險,想不勞而獲,更會透過偷竊來證明自己有膽色、有能力。當發現孩子偷拿他人物品時,父母故意忽視,亦會令其僥倖心得到「負面增強」。
原因4:模仿或報復
兒童及青少年容易受到友儕的影響。若身邊的朋友有偷竊行為,其行為又受到朋輩吹捧,會令孩子為了得到認同,而模仿朋友的不良行為。當然,若父母本身會貪小便宜而順手牽羊,孩子也會模仿。另一方面,兒童或青少年會利用偷竊來報復朋輩或家長,令他們難過,以表達不滿。
原因5:渴求得到關注
孩子感到被家長忽略,利用正面行為獲取關注欲無效,便會傾向以負面行為,例如偷竊,希望獲得父母的注意和關懷。若其行為得不到父母的回應(積極或消極),他們便會以偷竊的「成功感」來填補心靈的渴求。
家長要處理得宜
專家建議,當發現子女的偷竊行為,家長要控制個人情緒,避免震驚、暴怒或絕望,以免對子女不良行為作出「負面增強」;亦不必過於自責,或將子女視作罪犯。家長要即時教導子女,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論他們是真偷還是無意取用,都要給予懲罰,要孩子歸還不屬於他的物品,並向物主道歉或作出賠償。家長還要向子女表明,偷竊行為帶來的後果,灌輸尊重他人財物的重要性,讓子女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被偷竊的感受,方能撲滅子女心中偷竊的「火苗」。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