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歲前發現遲緩兒寶寶,治癒機率是三歲後的10倍,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讓遲緩寶寶能跟上同齡的發展。
什麼是遲緩兒
0~6歲是兒童發展的重要階段,兒童發展的五大領域包含:認知發展、動作發展、語言發展、社會情緒表達發展和生活自理發展。
「遲緩兒」的定義意指:
「出生至6歲學齡前兒童的五大發展,相較於同齡兒童低於20%以上,則需進一步接受專業的兒童發展評估,確認是否為遲緩兒。」
造成遲緩兒的成因大多是未知的,目前瞭解的原因僅25%,包含:營養、家庭環境刺激、基因突變、先天疾病或後天疾病等,避免家有遲緩兒,在出生至3歲的黃金階段,把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原則。
檢測寶寶是否發展遲緩
判斷寶寶是否為遲緩兒,爸媽可以在家做簡單的測試,若做不到以下指標,應及早諮詢專業機構:
判斷是否為遲緩兒的指標(看是否有以下症狀)
六個月大,對外界刺激還沒有什麼反應;比如:聲音、色彩鮮豔或明亮的東西沒反應。
超過一歲還不會自己坐穩、不會爬。
兩歲還不會走路。
三歲還不會說簡單的單字。
過份安靜或反應異常緩慢。
過分活躍好動。
根據以上的指標,若發現寶寶出現異狀,建議爸媽帶寶寶施打預防注射時,詢問看診醫師,需要時再做進一步體能及智力測驗。
若家族患有遺傳病史,可要求醫院作新生兒先天代謝異常的篩檢,篩檢項目包括:苯酮尿症、先天甲狀腺功能低下症、高胱胺酸尿症、羊乳糖血症及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酶缺乏症(蠶豆症)。
遲緩兒常見問題
Q1.遲緩兒是否會痊癒?
發展遲緩指的是兒童現階段發展慢於同齡者,並非無法治癒。按國外的經驗,如果兒童在3歲以前做治療,其一年的療效等於3歲以後10年的療效。把握住黃金治療時機,減輕寶寶的殘障程度,更甚者能夠痊癒。
Q2.何謂早期療育?
為了讓疑似遲緩兒童儘早克服發展遲滯的現象,跟上同齡兒童的發展,減少日後生活發生障礙的機會,早期療育包含社政、醫療與教育三個體系,家長在早療的過程中,扮演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Q3.早療的對象?
障礙幼兒:如唐氏症、新陳代謝異常、腦性麻痺、脊柱裂等。
生理狀況危險的幼兒,比如:早產、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癲癇、視聽覺異常等。
環境危險群幼兒,如:營養不足、受虐待、嚴重家庭問題等。
發展遲緩兒童,若有全面或部分成熟速度延緩、特殊人格發展異常,經診斷生理或心智狀況致發展障礙。
Q4.爸媽如何幫助遲緩兒?
Q5.社政、醫療與教育三大體系的早療功能為何?
社政:社工員提供資訊及家庭相關服務的規劃。
醫療:診斷兒童發展現況以及提供兒童療育復健訓練。
教育:含括一般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及巡迴輔導。
遲緩兒是慢飛的天使,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可以讓寶寶跟上各階段的發展。
資料來源:臺中市0-3歲幼兒發展檢核手冊、台中慈濟醫院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