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6歲以下的幼兒和小朋友因為不懂得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而在公眾地方情緒失控「扭計」,甚至躺在地上大哭大鬧,或者亂丟東西。家長看到此情此景,難免覺得既無奈又生氣。家長一方面要壓抑自己的怒火,另一方面又要盡快安撫小朋友的情緒,化解尷尬的場面,真不容易!以下提供5個步驟,幫助家長在小朋友情緒爆發時破解困局,以及正確引導孩子。
1-6歲以下的幼兒和小朋友時常因感到疲倦或肚餓、遇到挫折和沒有耐性等待而發脾氣,7歲以上的小朋友發脾氣的原因,通常是因為解難能力不足、情緒管理能力薄弱、沒有得到大人或同伴的尊重和認同。
當小朋友在公共場合發脾氣時,許多父母在旁人的注視下難免感到尷尬,甚至怒火中燒。不過家長請謹記,這個時候小朋友也感到很難受,他們很需要家長的支持。家長嘗試忽略旁人的批判目光,先把注意力放在小朋友身上,用溫和而堅定的語言跟小朋友說話,令小朋友感到安全和被愛。
小朋友情緒失控時難免會大哭、亂跑亂撞、打人、亂丟東西或躺在地上,一個不小心可能令自己或身邊的人受傷。家長可以先評估現場環境,並將小朋友帶到安全的環境,遠離刺激到他們的事物,幫助小朋友冷靜情緒。
針對幼兒,家長在外出時可隨身攜帶一些紓緩感官刺激的玩具以備不時之需,如壓力球、療癒玩具 Pop it任何小朋友喜歡的玩具;對於年齡大一些的小朋友,如上述方法不管用,也可以讓他們喝喝水,或者給他們一個抱擁。當小朋友轉移注意力和平靜下來後,家長就可以跟小朋友好好溝通。
若小朋友有足夠的言語能力,家長可嘗試引導他們表達個人感受,並了解他們發脾氣背後的原因,最後不要忘記讚賞他們能夠平靜下來和分享感受。這樣做可以讓小朋友感受到家長能夠理解他們的感受和內心想法,建立親子之間的感情,以及促進親子溝通。
家長需要了解的是,小朋友需要通過反覆的練習,才能漸漸加強表達和管理情緒的能力。因此,經歷過一次情緒爆發後,再遇上類似的情況時,小朋友也未必能夠立即學會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平日家長可以跟小朋友一起討論,下次可以怎麼更好地表達所想,並在適當時間提醒和引導小朋友。
參考來源:明德兒童啓育中心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