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Carl Weter的牧師爸爸,究竟用了什麼教育方法,讓他成為德國19世紀的天才,16歲就拿到博士學位,在大學中任職呢?把握三歲前的早期教育,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天才兒童。
Carl Weter是德國19世紀的天才,8歲能說六國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考進Universität Leipzig大學;14歲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成為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發表《但丁的誤解》一書,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
Carl Weter並非天賦異稟,由於早產的關係,他在嬰兒時期反應遲鈍,母親埋怨上帝的不公平時,52歲的牧師父親沒有因此放棄他,反而用他的方式教育出天才兒子,牧師說:「天才兒子是我教育的結果,不管誰使用我的教育法,都會得到良好的效果。」
懷著對眾人的愛,牧師將教育Carl的方法,寫成 《Carl Weter’s educational law》一書,在19世紀由德國出版,書中的教育理念,對於建立學齡前的早期教育貢獻良多,原版書籍在市面上較難找到,唯一的原版由美國Harvard University圖書館收藏。
孩子的潛在能力是遞減的,如果生下來有100分潛力的孩子,沒有把握三歲前的黃金教育時期,從五歲才開始教育,儘管父母的教育方法非常卓越,也僅能教養出80分的成人。
初生兒就像一張純潔的白紙,能夠吸收外界大量的資訊,但還沒有辦法分辨好壞,需要靠父母刻意的栽培。三歲前的教養著重在「模式教育」,父母要將正確的模式訊息,反覆的灌輸給孩子,重複的內容包含兩大類別:
一、奠定大腦智力的基礎內容,比如:聽力、觀察力、語言、音樂及美感......等。
二、生活的基本準則及態度,比如:獨立生活、分辨善惡、毅力、勇氣及同理心......等。
在建立模式的過程中,若父母滿足了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餓了、累了或不舒服的時候,父母能夠及時察覺孩子的需要,並且立刻給予孩子微笑、擁抱及安撫,父母關愛的行為,在孩子的大腦中會產生安全及親密的訊息,能夠刺激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