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家長都聽說過Time-out隔離法,有家長認為此舉很有用,但亦有人認為它無效。孰是孰非?最近有研究指出,只要正確使用Time-out,是不會傷害兒童的小小心靈,仍然是有效的紀律教養策略之一!
Time-out有正面作用
Time-out目的是在孩子行為開始失控時,大人將他暫時帶離,安置在一個相對沉悶的地方,藉此改變孩子的問題行為。其核心在於「隔絕娛樂」,讓孩子沉澱情緒或反省問題。最近,澳洲的悉尼大學對Time-out作出研究,對象為2至8歲的兒童。除了一般的行為問題情況,研究人員還考慮兒童是否曾經受虐、遭遺棄或有不同層面心理障礙,如依附關係發展不良等。研究主管悉尼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Mark Dadds指出,正確地施行Time-out可作為正向育兒策略,能令小朋友更開心,而且更守紀律;更可增進兒童心理健康。
Time-out為何失效?
既然研究顯示Time-out對管教兒童有正面作用,但為何很多父母實施起來效果卻差強人意?Mark Dadds教授揭示了幾個「失效」的原因:
事件處理失當
父母將孩子做不到的事或者極度害怕的事,歸入需要Time-out的範疇,令孩子覺得極度委屈與不公平。
語言表達失當
對孩子實行Time-out時,家長使用批評、威脅、恐嚇的語氣和肢體語言,令孩子感到恐懼或麻木。
家長情緒失控
家長在怒火中燒之下對孩子使用Time-out,會令孩子認為這是一種懲罰。他們能捕捉到父母的情緒變化,採取暫時屈服,避免挨罵或挨打,不會反省自己的錯誤。
忽略孩子行為
在Time-out時,家長沒有留意孩子的行為,讓他們有機會玩弄其他東西。
時限控制失當
父母沒有控制Time-out時限,有的時間過長,變相令Time-out變成拘禁。又或者,父母讓孩子決定Time-out的時間。
家長沒有共識
夫婦對處理子女行為問題沒有共識,孩子今天打人被隔離,下次打人卻沒事,孩子不會因此反省錯誤。
而美國Stanford University醫學院研究員Heidi Feldman則認為Time-out「失效」還有以下原因:
決斷力不足
家長常對孩子說:「你再做一次,就要Time-out」,在孩子耳朵中就變成:「還可以再做一次。」又或者,在家長時刻在孩子面前作警告,或在Time-out時給予孩子討價還價的機會,都會令Time-out失效。
使用太頻繁
家長事無大小都以Time-out來管教孩子,用得太多,孩子知道你只有這招,自然變得有恃無恐。
如何正確使用Time-out
根據Mark Dadds教授的建議,家長可參考以下方法:
定立明確規則
規定何時應該使用Time-out,如:出現任何攻擊行為等;何時不必使用,如:打碎花瓶等。家長雙方必須要有共識,定立明確罰則,並且切實報行,否則形同虛設。
定立明確時限
根據心理學臨床應用,Time-out時間1歲是1分鐘,2歲是2分鐘,如此類推。即使孩子已11歲,也不能超過11分鐘。而家長要在起止時間上給予明確指令,尤其在結束時要給予簡單總結,提醒孩子明白他為何不允許做某事。
保持情緒平和
家長實行Time-out時,須保持情緒平和,一來避免「負面增強」子女的不良行為,二來避免引起子女的恐懼心理。
可靈活運用
Time-out可以在任何地方實施,在家中可以是牆角落、一張小椅子,在戶外,可以是公園的長椅,均可讓孩子待一會兒,冷靜下來。
進行事後輔導
Time-out結束,家長可讓孩子完成之前被暫停的活動(非不良行為)。事後,家長要向解釋為何會被Time-out,例如:毆打弟妹、刻意違反家長指令等,要讓他們明白行為的結果。
後記
當把孩子被Time-out時,哭鬧得無比慘烈,該怎麼辦?爸媽可能就要陪着他Time-out。孩子看到你也在,抵抗性相對會小一點。如有必要,家長默不作聲抱着孩子也可以。待孩子慢慢安靜下來,再講道理也不遲。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